发改工作
首页 发改工作

深耕海洋产业 蓄势蓝色经济

信息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7-20 10:38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经济发展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实施海洋产业培育壮大行动,全市海洋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海洋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作为全市海洋产业支柱的三大产业,海洋渔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取得较好成效。海洋渔业转型升级,连云区渔港经济区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深蓝”号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捕捞量突破6万吨、创下国内单船单季捕捞量新高。全省首艘工船养殖三文鱼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苏海1号”养殖工船完成试航并成功交付。开展毛虾专项捕捞,捕捞毛虾3568.25吨、占全省78.5%,实现相关产业联动效益约3亿元。加快推动绿鳍马面鲀养殖,在秦山岛东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投放2座60米HDPE重力式网箱,投放绿鳍马面鲀大规格苗种1.5万尾。海洋交通运输业持续突破,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徐圩港区疏港航道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宿连航道二期连云港段进入收尾工作。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5亿吨、集装箱338.9万标箱,分别增长8.24%、9.04%。海洋旅游业加速发展,成功举办“连岛杯”铁人三项亚洲杯赛、第三届连岛沙滩音乐节,海洋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国首例船式靠岸海上休闲旅游设施“海州湾之星”水上邮轮酒店正式运营,中韩客运出入境旅客突破11.4万人次、运营效率效益稳居全国中韩客货航线首位,国际客运站廊桥正式投入使用、整体通关效率提升30%。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延续向好态势,一批项目顺利推进。海洋新能源产业方面,灌云6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通过省能源局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并确定项目实施主体,田湾核电7、8号机组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高峰期,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加快建设、部分实现并网。海洋装备制造业方面,海洋装备产业园一期投入使用,深圳港、广州港2艘纯电动拖轮顺利交付,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独立研发制造4台16寸LNG船用装卸臂、“纯国产”大口径装卸臂实现海外应用零突破,6个海洋装备产品入选2025年首台(套)重大装备培育库。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康缘药业4项涉海中药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澳新生物2项药物即将开展中试,南极磷虾肽健康产品获得生产许可。海洋信息服务业方面,全省率先成立海洋气象台、江苏海洋气象研究工作站,《港航分区气象服务规范》成为省内首部面向海洋气象服务的地方标准,海岛气象监测站实现全覆盖,海上物业项目服务指挥系统完成测试。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关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洋装备产业园等建设,落地海洋经济“3620”引培工程,协同推动海洋渔业陆域、近浅海和深远海三大板块发展,持续壮大滨海特色旅游、海洋交通运输等产业,加快引进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项目,不断开辟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走出一条具有连云港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