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通知公告

2023年连云港市小麦收获质量及卫生安全情况调查报告

信息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8-08 14:40

根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全省2023年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苏粮监〔2023〕7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2023年连云港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连卫办疾控〔2023〕15号)等文件要求,为及时发现和处置小麦卫生安全隐患,我所开展了全市新收获小麦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卫生安全监测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今年小麦种植面积约为369.76万亩,平均单产约394.7千克,总产量约145.9万吨。种植小麦品种主要是烟农19,约占种植面积的40%,淮麦系列约占30%,其他品种约占30%。

今年5月初,我所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长势,了解小麦病虫害发生以及农药施用情况,并对今年小麦总体质量情况进行了评估。5月中下旬开始,市、县(区)两级粮食质检人员,根据小麦成熟情况,分赴全市51个乡镇,145个自然村,435户种粮农户家中以及田间地头,按照粮食质量及卫生安全监测要求,对新收获的小麦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检测样品207份,其中,质量调查样品145份,品质测报样品22份,卫生监测样品40份。

经检测,今年小麦容重最高为829g/L,最低为750g/L,平均为789g/L;不完善粒最高为20.5%,最低为0.2%,平均为2.0%;水分含量最高值为16.3%,最低7.3%,平均为11.5%。经对145份质量调查样品的容重检验结果分析,我市今年符合国家一等标准的小麦(容重≥790g/L)约占总量的53%,二等标准(容重≥770g/L)的约占26%,三等标准(容重≥750g/L)及以下的约占21%。

据调查了解,今年小麦生长期内,在灌浆扬花期间,受气温偏低,光照不足的影响,小麦质量较去年有所降低,特别是收割后期,受连续降雨的影响,部分小麦因未及时收割,生芽粒少量发生,雨后小麦质量明显降低,但由于雨后小麦总体占比较小,所以未对全市小麦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我市今年新收获小麦质量总体良好。

二、小麦种植品种及品质情况

今年我市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烟农19、淮麦系列、连麦系列、徐麦30、周麦27、师栾2-1等。经对抽检的22份样品检测分析,小麦降落数值为159s~416s,湿面筋含量为21.2%~35.1%,粗蛋白含量为11.4%~16.5%,面团稳定时间2.6min~14.1min,根据检测,对照国家二等强筋小麦质量标准(降落值≥300s、粗蛋白含量≥14.0%,湿面筋≥32.0%,面团稳定时间≥7.0min),我市今年抽检的22份样品中,赣榆区塔山镇的中麦578、东海县安峰镇的商麦8号,符合国家优质强筋小麦(GB/T 17892-1999)的规定。

优质强筋小麦是面粉加工企业生产高档面粉的必需原料,市场价格高、销路好、需求量大,也是国家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推进的内容之一。小麦品质的优劣,与品种、生长气候、土壤、田间管理技术密切相关,我市部分地区种植的中麦578和商麦8号等小麦品种,符合国家二等强筋小麦标准,对我市小麦种植品种选育和田间管理技术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优质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总结,以便能够在我市大面积连片种植,形成规模效益,为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三、小麦卫生安全状况

根据国家、省卫生质量调查要求和我市具体情况,今年收获小麦卫生监测共抽检样品40份,主要检测了重金属铅、镉、汞、砷等4种元素的含量,两种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情况和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

1、真菌毒素检测情况

在真菌毒素方面,检测小麦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经检测小麦样品40份,玉米赤霉烯酮检出样品6份,检出率为15%,含量最高为33.5μg/kg,低于国家限量标准(≤60μg/kg);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样品40份,均有检出,其中有5份样品检测值超过国家限量标准(≤1000μg/kg)。

2、重金属污染检测情况

重金属污染方面,检测了铅、镉、汞、总砷等4种重金属,40份样品中铅、总砷有检出,镉、汞未有检出。其中:铅元素含量最高为0.044mg/kg,低于国家0.2mg/kg的限量标准;总砷元素检出含量最高为0.051mg/kg,低于国家0.5mg/kg的限量标准;检出含量均较低,都低于国家标准。

3、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情况

在农药残留方面,由于今年无大面积病虫害发生,且预防措施得力,以防为主,农药用量及次数较少。检测了有机磷农药中的甲拌磷、毒死蜱、马拉硫磷、甲基嘧啶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柳磷、三唑酮、多菌灵、三唑磷等9种常用农药以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质量标准要求。

调查结论:今年我市新收获的小麦质量指标较好,国标二等以上的小麦占总数量的80%左右,小麦卫生指标方面,铅、镉、汞、总砷等4种重金属和9种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小部分地区小麦的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超标。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小麦受天气影响,部分农户的前期防控意识不足,防控措施欠缺,加上后期收割期间的连续阴雨,造成小麦总体不完善粒增加,部分地区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超标。

小麦呕吐毒素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小麦卫生指标,建议有关部门重视卫生指标超标粮食在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防止超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同时加强小麦生产环节的防治力度,尽量防止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从根本上减轻小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的影响。

                                             连云港市粮油质量监测所

                                                 2023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