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全省2024年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苏粮监〔2024〕5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连云港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连卫办疾控〔2024〕5号)要求,市粮油质量监测所开展新收获秋粮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我市秋粮种植面积396.2万亩,其中稻谷种植面积约304.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71.4万亩,其余秋粮作物种植面积19.9万亩。粳稻谷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华粳5号和连粳系列,约占全市粳稻谷种植面积50%以上;其它种植品种有南粳系列、徐稻9、淮稻5、苏秀867、金粳818等。中晚籼稻主要在赣榆区种植,种植品种主要有深两优系列和徽两优系列。玉米种植品种有郑单958、苏玉29、隆平206等。
全市共采集形成秋粮样品250份,其中稻谷质量调查样品188份,稻谷品质测报样品30份;玉米质量调查样品28份,玉米品质测报样品4份。卫生监测样品34份(从质量调查样品中挑选),共获得检验数据3360个。
新收获稻谷样品质量检测结果:粳稻谷出糙率最高为88.8%,最低为74.1%,平均值81.6%;整精米率平均值65.2%;不完善粒最高7.0%,最低0.2%,平均为2.1%,不完善粒多为瘪稻谷形成的未熟粒。水分平均为14.7%;谷外糙米平均为1.1%。国家规定稻谷是以出糙率为定等指标,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二等及以上占比约为91%。
据调查了解,今年稻谷生长期内,前期的干旱少雨,收获后稻谷未熟粒增多,加工品质受到影响;成长后期无严重病虫害发生,施用农药以防为主,有利于稻谷生长,收割期间天气晴好,总体收获质量良好。
二、稻谷种植品种及品质情况
据调查,我市各县区稻谷种植品种较多较杂,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华粳5号,连粳系列,其他品种如:苏秀867、南粳系列、淮稻系列,徐稻系列等。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市5个县区选取主要种植的优质品种30份,依据GB/T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要求,优质稻谷的定级指标为整精米率(≥55%)、垩白度(≤6.0%)、食味品质(≥70分),限制指标为直链淀粉含量(14.0%~20.0%)。其余检测指标包括不完善粒含量、水分含量、异品种率、杂质含量、谷外糙米含量、黄粒米含量以及色泽气味等指标。经检测,今年我市有2个品种的品质检测指标符合国家优质稻谷(GB/T17891-2017)的标准要求,分别是东海县种植采集的华粳5号及连粳22号,符合优质三等粳稻谷的指标要求。经过对这2个样品进行质量及优质品质指标监测,根据检测结果显示,其品质指标符合优质稻谷的定级指标和限制指标,但部分常规质量指标不达标。
三、秋粮卫生安全状况
根据国家、省卫生质量调查要求和我市具体情况,今年收获秋粮卫生监测样品34份,其中稻谷30份,玉米4份。主要检测了重金属铅、镉、汞、总砷等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三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情况和两大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情况。
在真菌毒素方面,检测了玉米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三种真菌毒素。检测玉米样品4份,其中,玉米赤霉烯酮检出样品4份,含量最高为37.4μg/kg,低于国家60μg/kg的限量标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均有检出,含量最高为23.4μg/kg,远低于国家1000μg/kg的限量标准。黄曲霉毒素B1,在玉米样品检出4份,最高含量为8.3μg/kg,低于国家20μg/kg的限量标准,在稻谷样品中检出27份,最高含量为0.5μg/kg,远低于国家10μg/kg的限量标准。
在重金属污染方面,检测了铅、镉、汞、总砷等4种重金属34份样品中汞均未有检出样品。镉检出样品32份,铅检出样品32份,总砷检出样品30份,最高检出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量。
在农药残留方面,根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下发的文件要求和本地农药调查施用情况,本次农药残留监测采取快速检测法,共检测两大类的农药残留,分别为有机磷农残以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在快检过程中,所检样品农药残留均为阴性。符合国家卫生质量标准要求。
四、调查结论
今年我市新收获的稻谷质量指标较好,国标二等以上的稻谷占总数量的91%左右,卫生指标方面,铅、镉、汞、总砷等4种重金属、三种真菌毒素和两种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均符合国家标准限量要求。在优质品种方面,部分县区种植的华粳5号以及其它粳稻品种在我市种植的稻谷品种中表现得相对较好,虽然部分常规质量指标有所欠缺,但定级指标及限定指标满足了三级及以上的优质粳稻的标准,建议在农业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形成规模种植,打造品牌优势,形成优质粮食种植基地,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连云港市粮油质量监测所
2024年12月31日